張淩雲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張淩雲(1895--1946),字步衢,項城新橋劉營村人。
13歲時,因家貧被送給張子榮為義子。19歲時,投馮玉實祥部當兵,因作戰勇敢,由班長、排長、連長,直升任營長、團長、第8混成旅旅長。1936年,張淩雲任陸軍29軍(宋哲元部)騎兵司令兼獨立25旅旅長,駐守北京南苑、西苑。抗戰初期,其部在靖海與日軍接火,他以一個旅浴血奮戰,阻擊20餘天。1938年,任77軍副軍長兼37師師長,參加兗州戰役,之後,移防老河口,在隨棗戰役中擊潰日軍一部。1942年,任59軍副軍長兼安徽省懷太師管區司令。抗日戰爭勝利後,張淩雲調回南京,途中,被地方匪徒殺害,卒年52歲。
經曆曆史事件:
隨棗會戰 (公元1939年)
同名人物:
張淩雲 (1923~2015)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 [當代]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章伯鈞 (1895~1969) 近代政治活動家,收藏家,是民主同盟和農工民主黨創始人之一 安徽省銅陵樅陽
劉震西 (1895~1940)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
吳淑華 (1895~1979)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
吳保才 (1895~1934) 安徽省淮南鳳台
戴戟 (1895~1973)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 + 更多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
莊陔蘭 (1870~1946)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
郭布羅・婉容 (1906~1946)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皇後 遼寧省
劉玉瑛 (1905~1946) 安徽省阜陽阜南
陳舜議 (1912~1946) 安徽省滁州天長
張平洋 (1909~1946)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
金邦平 (1881~1946)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 + 更多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
13歲時,因家貧被送給張子榮為義子。19歲時,投馮玉實祥部當兵,因作戰勇敢,由班長、排長、連長,直升任營長、團長、第8混成旅旅長。1936年,張淩雲任陸軍29軍(宋哲元部)騎兵司令兼獨立25旅旅長,駐守北京南苑、西苑。抗戰初期,其部在靖海與日軍接火,他以一個旅浴血奮戰,阻擊20餘天。1938年,任77軍副軍長兼37師師長,參加兗州戰役,之後,移防老河口,在隨棗戰役中擊潰日軍一部。1942年,任59軍副軍長兼安徽省懷太師管區司令。抗日戰爭勝利後,張淩雲調回南京,途中,被地方匪徒殺害,卒年52歲。
經曆曆史事件:
張淩雲(1895--1946),字步衢,項城新橋劉營村人。
13歲時,因家貧被送給張子榮為義子。19歲時,投馮玉實祥部當兵,因作戰勇敢,由班長、排長、連長,直升任營長、團長、第8混成旅旅長。1936年,張淩雲任陸軍29軍(宋哲元部)騎兵司令兼獨立25旅旅長,駐守北京南苑、西苑。抗戰初期,其部在靖海與日軍接火,他以一個旅浴血奮戰,阻擊20餘天。1938年,任77軍副軍長兼37師師長,參加兗州戰役,之後,移防老河口,在隨棗戰役中擊潰日軍一部。1942年,任59軍副軍長兼安徽省懷太師管區司令。抗日戰爭勝利後,張淩雲調回南京,途中,被地方匪徒殺害,卒年52歲。
經曆曆史事件: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