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4年,全球光伏產業持續擴張,但市場供需失衡與價格暴跌的陰影籠罩著整個行業。

截至2月10日,有66家A股光伏公司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43家企業預測淨利潤為負,合計虧損超過592.65億元。、、三大行業巨頭無一幸免,合計預虧超過240億元,由2023年的盈利狀態全麵轉為虧損。

以隆基綠能為例,預計全年虧損82億元至88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07.51億元;通威股份預計虧損70億元至7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35.74億元;TCL中環預計虧損82億元至8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4.16億元。

光伏行業全麵虧損,反映出產業鏈價格的斷崖式下跌以及產能過剩、競爭白熱化的嚴峻現實。

2024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2.77億千瓦(277GW),同比增長28%,占全國新增電力裝機的64.5%,連續多年成為清潔能源增長的主力。然而,與2023年148%的增速相比,增長動力明顯減弱。這一方麵源於基數效應,另一方麵則因電網消納瓶頸和用地政策收緊。

截至2024年底,中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8.9億千瓦,提前6年超額完成“2030年風光總裝機12億千瓦”的國際承諾。其中,分布式光伏在2024年新增裝機1.2億千瓦,占比43%,累計裝機達3.7億千瓦。

但政策調整帶來不確定性——《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限製全額上網、要求自用比例,多地暫停戶用項目備案,疊加消納壓力,開發商轉向觀望。此外,低壓配網承載力不足導致多地進入“紅線區域”,製約分布式進一步發展。

與此同時,產能過剩帶來產業鏈價格全線崩塌:2024年初,矽料價格接近20萬元/噸,但到了年底已降至6萬—7萬元/噸,部分時段甚至更低;矽片、電池片以及組件的價格均出現顯著下降,降幅普遍超過30%。

供需錯配是主因——2021-2023年行業瘋狂擴產,2024年產能集中釋放,而需求增速放緩導致庫存高企。頭部企業如隆基綠能、通威股份全年淨虧損分別達82億-88億元和70億-75億元,與2023年超百億利潤形成鮮明對比。中小企業更麵臨生存危機,部分二三線企業通過出售資產或破產退出市場。

2024年末,通威、大全等矽料龍頭主動減產,矽片、電池環節開工率降至50%-60%。2025年,落後產能出清將貫穿全年,尤其是高負債、低技術的中小企業。平安證券預測,矽料、矽片環節產能利用率有望回升至70%以上,價格或觸底反彈。但需警惕新產能投放(如2024年末新增項目)對供需的擾動。

2024年的陣痛為光伏行業敲響警鍾:粗放擴張時代終結,高質量發展成為必選項。2025年,行業將在政策引導、技術驅動和市場出清中尋找新平衡。對投資者而言,需關注技術突破、產能出清節奏及海外政策風險;對企業而言,唯有深耕技術、優化成本、布局全球化,方能在新一輪周期中立於不敗之地。

注:本文結合AI工具生成,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