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麵解讀抖音直播伴侶的使用方法(快速掌握抖音直播伴侶的使用技巧) ...
來源:北京商報
2006年,村鎮銀行肩負激活農村金融市場的使命誕生,成為服務“三農”的重要力量。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抗風險能力弱、業務創新不足、股東關係複雜等問題接踵而至,一場場並購整合由此展開。眾多村鎮銀行“消失”解散,成為各大銀行的分支機構。從常熟農商行的“跨行”收編,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各地城、農商行入局,收購與重組案例不斷湧現。一係列變革的背後,“消失”的村鎮銀行走向何方?在整合的浪潮中,又該如何堅守支農支小的初心,真正實現金融服務與農村發展的深度融合?

“跨行”收編進行時
2月26日,江蘇省常熟市新世紀大道58號,在常熟農商行三樓多功能廳內,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舉行,本次會議有726位股東和代理人參加,通過現場和網絡相結合的方式對3個議案進行投票。
相關議案均是有關常熟農商行吸收合並村鎮銀行並設立分支機構的內容。從會議結果來看,常熟農商行吸收合並宿遷宿城興福村鎮銀行並設立分支機構、吸收合並江蘇寶應錦程村鎮銀行並設立分支機構、吸收合並江蘇江寧上銀村鎮銀行並設立分支機構3項議案均獲得超99%的讚成票,順利通過。
這也意味著,待監管審批通過後,3家村鎮銀行將退出曆史舞台,常熟農商行異地村鎮銀行的“跨行”收編動作再進一步。
把目光聚焦到被收購的3家村鎮銀行上,江蘇寶應錦程村鎮銀行主發起行為,在今年1月,常熟農商行獲批受讓其全部股權,實現了100%控股;江蘇江寧上銀村鎮銀行由、境內6家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共同發起設立,日前,包括上海銀行等在內的江寧上銀村鎮銀行多位股東掛牌轉讓其持有的全部股權。
和江蘇寶應錦程村鎮銀行、江蘇江寧上銀村鎮銀行不同,宿遷宿城興福村鎮銀行的吸收更趨向於常熟農商行內部的資源整合。宿遷宿城興福村鎮銀行由興福村鎮銀行發起設立,興福村鎮銀行持有其67.08%股權,而興福村鎮銀行是常熟農商行設立的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持股比例高達90%,下轄海南、江蘇、廣東、湖北、河南、雲南超30家法人機構。
從公司角度來看,通過“跨行”吸收其他村鎮銀行,常熟農商行能進入宿遷、寶應、江寧等地的金融市場,利用當地村鎮銀行已有的網點和客戶基礎,擴大業務覆蓋範圍,提升市場份額。
這樣的布局路徑早已顯現。常熟農商行近年來吸收合並村鎮銀行的腳步不斷,2024年12月,因被該行吸收合並,江蘇丹徒蒙銀村鎮銀行獲批解散,資產、負債、業務、員工以及其他各項權利義務由常熟農商行承繼。江蘇丹徒蒙銀村鎮銀行是由內蒙古銀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同樣是常熟農商行“跨行”收編的又一舉措。
對此,常熟農商行回應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該行積極響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村鎮銀行改革發展要求,通過吸收村鎮銀行並改設分支機構,完善該行區域布局,進一步擴大該行普惠金融的服務範圍,不斷深耕下沉,為當地客戶提供更全麵、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直言,“跨行”收編村鎮銀行的行為在業內較為少見,通過收編其他村鎮銀行,能夠快速突破地域限製,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其他區域。利用被收購村鎮銀行已有的網點和客戶基礎,迅速在當地市場紮根,擴大業務覆蓋範圍,提升市場份額,增強自身在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力,為未來的多元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重組步入“深水區”
村鎮銀行雖規模小,但擁有覆蓋縣域的物理網點和客戶基礎,通過整合收編,村鎮銀行將成為新的分支機構,幫助銀行實現下沉網絡的資源整合。
從改革路徑來看,主要呈現3種模式,“村改支”,主發起行直接吸收合並村鎮銀行,改製為支行;“村改分”村鎮銀行升級為分行;股權轉讓則是通過受讓其他銀行持有的村鎮銀行股權實現控股。
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不完全統計發現,2024年至今,至少有超80例村鎮銀行被吸收合並的案例,城商行、農商行扮演了絕對主力。
從地域分布看,華北、東北區域整合速度較快,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均有銀行完成收購動作,東北地區的龍江銀行、吉林銀行、遼沈銀行亦動作頻頻。西北地區則以寧夏銀行等為代表,通過“村改支”模式推進整合。
通過收編村鎮銀行,城商行把業務從城市拓展至農村及縣域,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例如,通過收購合水縣金城村鎮銀行,在當地設立合水支行、合水北街支行、合水南街支行、合水何家畔支行,將業務半徑延伸;遼沈銀行則通過整合營口宏誠村鎮銀行、遼寧首山村鎮銀行、遼寧燈塔村鎮銀行3家機構的資源,鞏固了在遼寧農村金融市場的布局。
農商行的收購行為亦動作頻頻:青島農商行宣布以7320.5萬股股份的價格收購吉林九台農商行持有的青島平度惠民村鎮銀行股權,成為後者的主發起行,這一事件是山東省內首次發生的省外農商行對村鎮銀行的控股;河北滄州農商行一口氣合並吳橋融信村鎮銀行、南皮融信村鎮銀行、柏鄉融信村鎮銀行、廊坊開發區融信村鎮銀行等7家村鎮銀行,將縣域服務網點密度進一步提升。杭州聯合農商行受讓鳳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浙江樂清聯合村鎮銀行700萬股股份,受讓後,杭州聯合農商行合計持有浙江樂清聯合村鎮銀行1.0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51%,加強了在樂清地區的金融布局,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經濟特點和客戶需求,加大對當地小微企業、農業產業等的支持力度。
這類收購更多是出於化解區域金融風險、優化資源配置的考量,通過將分散的村鎮銀行納入統一管理,降低運營成本。在產業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看來,未來村鎮銀行經營發展大致呈現兩種局麵,一些發展勢頭較好的村鎮銀行可能會保持小而強的經營地位,多數村鎮銀行可能會由規模更大的銀行控股或者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而保障資本金的供給、控製風控管理成本、強化自身合規持續經營能力。
“質量提升”之路怎麽走
19年沉浮之間,村鎮銀行成為農村金融領域的重要參與者,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引導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彼時,原銀監會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個省(區)的農村地區設立村鎮銀行試點,通過引入多元化資本激活農村金融市場。
初期,由於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門檻較低,民營資本得以踴躍參與,到了2012年,村鎮銀行數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這一階段,村鎮銀行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農村金融市場,但也暴露出諸多嚴重問題,部分機構為追求短期利益,盲目“壘大戶”,忽視了對農村小微企業和農戶的金融支持,導致涉農貸款占比嚴重不足,公司治理層麵更是混亂不堪,股東過度幹預銀行日常經營現象頻發,風險抵禦能力薄弱。
隨著少數村鎮銀行逐漸劣變為高風險機構,監管開啟了村鎮銀行化解風險改革,2021年,原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推動村鎮銀行化解風險改革重組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支持主發起行向村鎮銀行補充資本以及協助處置不良貸款,適度有序推進村鎮銀行改革重組。
此後,村鎮銀行的改革重組模式不再局限於簡單的合並,而是朝著“功能重構”的方向轉變。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持農村中小銀行支農支小定位,“一省一策”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穩妥有序推進村鎮銀行改革重組。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金融許可證信息,截至目前,村鎮銀行總行數量一共為1534家。未來,村鎮銀行將走向“專業化、特色化”,村鎮銀行數量將持續減少,改革重點也將從“規模整合”轉向“質量提升”。
廖鶴凱進一步指出,過去,村鎮銀行數量眾多,部分機構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在市場競爭中難以立足。數量的減少意味著資源向更具實力和競爭力的機構集中,有助於形成更合理的行業格局。例如,通過收購與整合,大型商業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能夠將自身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注入被收購的村鎮銀行,提升整個行業的運營效率和穩定性。
盡管改革化險成效初顯,但潛在問題不容忽視,頻繁的機構變動可能引發儲戶擔憂、區域不平衡、與收購方融合難度大都是亟待解決的考題。在王劍輝看來,應加強與收購方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收購方的資源,提升合並後新機構的金融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於儲戶擔憂問題,應加強信息披露,增強透明度;對於區域發展失衡問題,監管部門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金融資源向中西部地區傾斜,促進區域金融協調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