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怎麽皈依佛門,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怎麽皈依佛門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在佛教中,想要皈依佛門需要怎麽做?
- 2、怎麽樣才算皈依佛門?
在佛教中,想要皈依佛門需要怎麽做?
佛教文化也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畢竟是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理解的皈依佛門就是出家當和尚。隻知道皈依佛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寺廟招收出家人都有很多要求,比如學曆要求或其他一些要求。其實實際上不是這樣的,皈依並不等於出家,出家也未必等於皈依。
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儀式,表示對佛、法、僧三者的歸順依附,所以又稱三皈依。三皈依是皈依佛教的基本門檻,隨著信仰和修行程度的變化,後麵還會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等等。我們知道和尚分兩種,一種是剃度出家的,一種是不剃度出家的,被稱為佛教的俗家弟子,也就是居士。曆史上蘇軾就屬於皈依第二種的在家居士,叫東坡居士。
皈依佛門是需要儀式的,不過不同時期需要受不同時期的皈依禮儀的,不過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學佛真正要皈依的並不是禮儀,也不是佛像、僧人、佛法這些,而是要皈依自己的真如本心,皈依自真佛才行。佛經上說:善知識,自心皈依自,是皈依真佛。佛者自之覺。法者自之正。僧者自之淨。故雲自三寶。
佛門皈依沒有條件,任何人都可以皈依佛門,皈依最重要的是內心的皈依,外在的形式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佛法重實質而不重形式。真正的想要皈依佛門,也不是通過這些儀式來判斷的,而是通過我們自己的本心,我們要皈依的是覺、正、淨。
怎麽樣才算皈依佛門?
參加皈依三寶儀式,然後領取皈依證書,就算是阪依佛門了。此後就可以居士身份自願參加定期的佛事活動。
皈依佛門是正式成為佛教信徒的一個手續。這和成為基督教信徒要接受洗禮、此後自願參加禮拜彌撒是同一個道理。
希望皈依佛門的人,可以去寺廟中與廟中的法師交流,與法師講述希望皈依佛門的緣由。若在法師的開導後,法師會判斷是否適合皈依。如若適合,會在不久之後舉行皈依儀式。皈依分為兩種。一種即在廟中剃度出家。但法師一般不會建議希望皈依的人剃度,一般都會建議對方皈依佛門,一心向佛,但又不離正常的社會生活。
皈依後的俗家弟子被稱為居士,並頒發皈依證。寺廟中會給居士指定師傅,並根據俗家姓名取法名。俗家弟子在正常生活中並不必從事各種教內活動,隻需定期去廟中找自己的師傅,接受開導。
擴展資料:
皈依佛門後應當注意事項:
一、持五戒:
不生、不邪、不偷盜、不妄語、不喝酒、
二、持六念
在家居士除了受戒而外,還要常存六念。
1、念佛:時時憶念佛的功德,以佛作為學習的表率,以成佛作為人生目的。
2、念法:時時憶念法的殊勝,以此鼓勵自己不斷探求真諦。
3、念僧:時時憶念賢聖僧的清淨梵行,以此造就降生的心態。
4、念戒:時時憶念佛所製訂的戒律,以此對比自身的行動,反省自己的行動舉止及起心動念是否符合戒律的規範。
5、念施:在生涯中隨時輔助他人,無論是財富仍是我們所學到的佛法,隻要別人須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ꤾ佛門
以上就是怎麽皈依佛門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