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教育廳長詳解政府工作報告裏的教育“紅利”|政府工作報告|廳長|教育廳_新浪新聞
原標題:5位教育廳長詳解政府工作報告裏的教育“紅利”
“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如何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教育提出的這些重點要求,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代表、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委員、江西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代表、湖南省教育廳廳長蔣昌忠代表、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代表暢談思路和舉措,一起聽聽5位廳長怎麽說。
報告原聲:
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發展能力
葛道凱認為,職業教育作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供給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產業需求側需要,迫切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此次兩會,他帶來了“關於製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的建議”,提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應界定校企合作概念,明確各合作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保護學生權益。
“下一步,江蘇省將踐行融合發展的理念,加快建設現代職教體係,建設一批現代化示範性職業學校、優質特色職業學校,新建80個中等職業學校省級以上實訓基地、100個麵向中小學生和市民開放的職業體驗中心。”葛道凱說。
為更好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密切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聯係,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發展能力,江蘇省將在保持中職招生規模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的基礎上,推進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製試點,實施中等職業教育領航計劃,開展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建設一批有特色的現代化專業群,完善中職學生學業水平考試製度。
報告原聲:
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以公辦園平抑價格,減輕年輕父母壓力
談到學前教育,李和平建議,從國家層麵,明確公辦為主,以公辦園來平抑價格,穩定市場,減輕年輕父母的壓力。
李和平認為,要更好地解決公益和普惠問題,需要政府主導。“對於年輕父母來說,對學前教育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可是他們的承擔能力又較弱。我覺得政府應該發揮主要職責,以政府為主導,才有可能做到公益和普惠。”
李和平建議,從國家層麵,做一些政策性界定,比如,要明確公辦為主、公益為主,明確辦園指導思想、目標和投入,明確師資隊伍編製和薪酬製度,從國家層麵做好頂層設計,地方可以根據國家的政策規範來實施。他同時建議國家設置專項獎補政策,獎勵做得有特色的地方,推動地方學前教育發展。
報告原聲: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大力實施義務教育領域,“雙攻堅、雙試點”
葉仁蓀表示,江西教育近五年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發生了曆史性變化。作為一個欠發達省份,江西老百姓卻有明顯的教育獲得感。
葉仁蓀坦言,對經濟欠發達的江西來說,要真正實現從普及性教育向高質量教育的跨越,就必須從破解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開始,著眼於老百姓最根本、最真實的教育新需求,推動提質提標的體製機製建設。
葉仁蓀說,江西省要積極推動義務教育工作重點由基本均衡轉向優質均衡,推進“城鄉一體化”,聚焦城鎮學校“大班額”、鄉村學校“小散弱”等問題,按照軟硬件並舉、標本兼治、突出農村的原則,大力實施義務教育學校達標攻堅、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化解攻堅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網點布局調整改革試點、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試點的“雙攻堅、雙試點”。
報告原聲:
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廳廳長蔣昌忠:要確保貧困地區的孩子不因貧困而中斷學業
說到教育扶貧,蔣昌忠特別提出要確保貧困地區的孩子不因貧困、疾病而中斷學業。“即使是進入高中教育的孩子,2018年起,隻要他是來自建檔立卡等貧困家庭,湖南省將在提高資助標準的基礎上,為他免費提供教科書和教輔材料。”
蔣昌忠表示,如果說教育扶貧是解決孩子“有學上”的問題,那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則是如何確保孩子“上好學”的問題。
對此,蔣昌忠說,今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把在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 “超大班額”作為湖南省十二項民生實事之一,“這是抓得很緊的,我們教育廳已經把省政府的相關要求分解到各個處室,也開會布置到各個市州和縣市區。”此外,到2020年,要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額。
報告原聲:
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今年推動中小學“課後托管”“彈性離校”改革
在朱世宏看來,中小學生課後服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的重要舉措,也是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使人民群眾具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四川省計劃今年推動中小學“課後托管”“彈性離校”改革,初步考慮將鼓勵中小學校充分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麵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對於中小學生是否參加課後服務,由學生家長自願選擇。
“不得強製要求學生參加,嚴禁以開展課後服務為名壓縮教學計劃或正常教學時間,特別嚴禁以課後服務名義亂收費,堅決防止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朱世宏反複強調,要優先保障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亟須服務群體。
來源:教育部新聞辦“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
點擊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張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