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想領跑“新周期”:“全棧AI”助力中國智能化轉型。
偉大的時代往往是這樣開啟的:當門被推開時,並沒有什麽大動靜,大家尚在沉睡。隻有光照進來之後,人們才被驚醒,發出讚歎的聲音。
當下,我們已經來到門口。
2024年9月,曆史學家尤瓦爾ⷨ利在自己的最新作品《智人之上》裏,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名詞“矽幕”。他寫道:“由矽基芯片和計算機代碼所組成的‘矽幕’,可能使人類分裂並分屬於不同的數字帝國。”
3個月後,財經作家吳曉波把這段話寫進了自己的跨年演講。

這場演講的時代背景,是疫情之後形勢最複雜的一年。這一年,不確定性成為了最大的時代背景,既往經驗不再值得依賴,有人仍在鏖戰,有人踟躕不前,也有人大膽探索前行。
而吳曉波的結論是:這一年,我們已經站在了新周期的起點。
這個新起點,既是中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等要素都發生重大變化之後,新的經濟發展周期起點;也是新一輪國際貿易與地緣變化周期的起點;更是人工智能加速迭代推進所驅動的,新的技術變革周期起點。
“三個周期疊加,使得我們在麵對未來時,產生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而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之間,回到產業現場,去找到那個新周期的引擎。”吳曉波說。
’
“全棧AI”:新時代的新起點
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一場即將深刻變革人類社會的科技大變革,已經拉開序幕。
AI,正是這場變革的關鍵詞。
當前,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改變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與經濟發展和地緣政治的巨大不確定性相比,AI變革帶來的史詩級機遇,無疑更加清晰明確。
對個人來說,能否使用AI工具,如何使用AI工具,將成為新的“社會生存能力”;對企業來說,AI正在徹底重構企業的IT架構;對中國來說,AI也正日益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獨立自主產業生態的重要加速器。
根據IDC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為全球經濟貢獻19.9萬億美元,推動2030年全球GDP增長3.5%。
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024年,更已被普遍定義為“AI+”應用元年。
在這一年,生成式AI和矽基智能體迎來生態大爆發,大模型API的調用成本下降了大約100倍,人工智能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人類社會的千行百業全麵滲透,深刻改變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模式。甚至“人工智能+”也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麵對這場洶湧而來的時代浪潮,中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的AI創新中心,預計屆時AI將為經濟貢獻超過6000億美元的價值。這一宏偉藍圖背後,AI產業將作為新的增長內核,拉動中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增長,重塑國際競爭格局。
據統計,2024年,中國AI企業數量已突破4500家,占全球市場的15%,同時,中國2024年在生成式AI領域的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第一。
但在這樣一個技術競爭空前激烈,市場格局瞬息萬變的產業高地,如何更好地把握時代機遇,真正讓AI賦能千行百業,造福千家萬戶,依然是每一家企業都在深入思考的關鍵命題。
作為率先探路AI的中國科技領軍企業,聯想繪製的戰略藍圖,是一條盡可能最大化釋放AI價值的全麵轉型路徑:以智能終端、智能基礎設施、以及智能解決方案及服務為方向,展開麵向AI的全棧布局。
此前,早在2017年,聯想就前瞻性地預判智能化變革,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All in AI”,啟動麵向智能化的全麵戰略轉型。2024年以來,聯想已經交出諸多亮眼成績單:AI PC在中國區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達到雙位數、全球其他市場手機業務總收入進入TOP5之列、2024二季度豎向折疊屏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2024二季度聯想服務器躍升至中國市場第三位……這些,都是聯想智能化轉型的收獲證明。
不過,受限於行業整體AI技術的突破瓶頸,過去這七年來,聯想仍偏重於潛心磨礪,積累蓄勢。
如今,聯想終於亮劍。

2024年4月1日,在集團進入第五個10年的新起點,聯想正式發布“全棧AI”戰略,基於全麵布局AI智能終端、AI智能基礎設施和AI智能解決方案,深入打造關鍵業務模塊,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最終以全棧AI領跑智能新時代。
“全棧AI”戰略的落地意味著,聯想已經麵向AI新周期,麵向未來十年,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如果說,10年前的聯想,還是一家以PC業務為核心的傳統IT巨頭,那麽,10年後的聯想,將成為一家以AI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引領者。
“麵向AI新十年,聯想將引領產業變革,為千行萬業的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方案和服務,解決行業問題,加速智能化轉型每一步,與產業界共同邁向AI新未來,讓世界充滿AI。”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說。
’
聯想全棧AI:創新長跑,星夜兼程
人工智能變革不是一場集成商的角逐,而是一場創新者的長跑。
它既比拚一家企業的戰略布局,也考慮企業的技術積累和戰術執行力。
在廣袤的中國AI產業生態中,絕大多數企業都隻專精於一隅。而基於“端-邊-雲-網-智”新IT架構打造的打造混合式基礎設施,聯想是極少數能同時在終端、基礎設施和方案服務三個領域,同時具有完整且強大的“全棧AI”能力優勢的龍頭企業。
目前,聯想3S業務的營收占比已經超過44%。這意味著,聯想的智能化業務轉型已經取得重大勝利,進入新的曆史階段。
根據IDC數據,聯想智能多擎雲桌麵終端連續10季度中國市場銷售額市占率第一。2024年第三季度在大型企業的整體市場份額也實現了行業最快增速。
此外,聯想也已經第十次榮登中國HPC TOP100年度數量總份額冠軍,並再次榮獲“2024中國算力領軍企業”稱號。
……
更重要的是,聯想已經完成資源積累,做好戰術謀劃。
“全棧AI”戰略將包括PC在內,聯想原有的傳統和新興業務業務重構為了三大模塊,這意味著,基於長期的前瞻布局和持續深耕,聯想已經在技術儲備、產品儲備等方麵,都全麵做好了以AI新工具重構自身業務的準備工作。
對此,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有一個巧妙比喻:智能終端是賽車,是人工智能觸達終端用戶的終極載體,是AI未來發展和落地的重要突破口;智能基礎設施是賽道,是人工智能發展背後所需的算力支撐;智慧解決方案是將用戶帶到的目的地,是結合各行各業不同需求交付的結果。

“我們可以用‘一體多端、一橫五縱、一擎三箭’12個字來概括全棧AI戰略。”劉軍說,“一體多端”領跑AI終端,“一橫五縱”問鼎AI基礎設施,“一擎三箭”稱雄AI解決方案及服務。
智能終端方麵,聯想將通過“一體多端”戰略,領跑AI PC、AI手機、AI平板和AIoT。

“一體”,是天禧AS智能體係統, 由聯想自主研發的“小天”個人智能體,以及個人知識庫、AI應用平台、超級互聯、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機製共同組成,是智能終端的“AI大腦”。
其中,由天禧個人大模型驅動的“小天”個人智能體,能實現意圖理解和主動感知、自我能力認知、短期長期記憶、任務分解和任務規劃、個人知識庫和工具庫調用、跨設備、跨係統接力等功能,有望逐步取代網頁和App,成為未來個人用戶的第一AI入口。
“多端”,是各種具有異構AI算力的AI手機、AI平板電腦以及多樣化的AIoT等設備。目前,聯想已率先發布了鋼托業內最領先最全麵的AI PC產品組合、可運行6B算力端側天禧大模型的AI手機和AI平板等多種智能終端產品組合,可以充分滿足不同細分領域的用戶的不同場景需求。

尤其是5月20日交付的全球第一台內置“天禧AS”的AI PC,自然語言交互、AI應用推薦、設備智能調優、AI PPT等黃金應用廣受好評。很多用戶都表示,聯想AI PC為自己“打開了AI的大門”。
根據2023年底聯想聯合IDC發布的業內首份《AI PC產業(中國)白皮書》,AI PC具有內嵌基於個人大模型和自然交互的個人智能體、內嵌個人知識庫、具備CPU+GPU+NPU的本地異構AI算力、連接開放的AI應用生態、保護個人隱私及數據安全五大特性,是繼家用電腦和互聯網電腦之後,計算機產業半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第三次代際躍遷”,有望推動PC產業生態發生顛覆性變化,將AI與電腦相融合,讓電腦真正擁有人類的智慧與思考,變成每一個人的AI工具。
智能基礎設施領域,聯想將進行“一橫五縱”的完整布局,以期問鼎AI基礎設施。
“一橫”,是“萬全異構智算平台”,它是聯想在基礎設施領域重要的技術差異點和控製點。
萬全異構智算平台擁有多維智能算力匹配、GPU內核態虛擬化算法、集合通信算法庫、AI高效斷點續訓、AI與HPC異構集群超級調度五大創新技術,顯著提升算力效率,為用戶提供了一個高質量、高標準的異構智算平台解決方案。目前,已經獲得業內廣泛關注,在金融、教育等多個行業取得了標杆案例。
“五縱”,是服務器、存儲、數據網絡、軟件及超融合和邊緣五條完整業務線,它們共同構成了聯想AI導向基礎設施的完整體係。⠀
除了全麵的產品線,聯想還與業內領先的AI算力生態企業和廠商有非常緊密的合作,建立了多元化的產品與方案,以滿足本地客戶的需求。在2024年一季度,聯想服務器更已搭載AI的春風,躍升至中國市場第三,作為成長最快的品牌,強勢回歸中國算力基礎設施“第一陣營”。
智慧解決方案與服務領域,聯想將通過“一擎三箭” 稱雄AI解決方案與服務市場。
“一擎”,是擎天智能IT引擎。這個直接管理了數億客戶關係,為政企、中小企業和消費客戶重構IT解決方案與服務的核心引擎,自2017年開始建設,曆經兩輪迭代,目前已經升級為依托企業大模型、企業智能體驅動的“擎天3.0”。
擎天智能體引擎涵蓋聯想內生外化的企業通用智能體,並搭配集合企業知識庫、企業混合大模型、AI開發平台和智能混合雲等工具的數字底座,可全麵為客戶提供麵向企業AI應用的智能服務體係。
“三箭”,是麵向三類不同客戶的智能化服務。
向政企客戶,聯想提供擎天智能體解決方案,包括聯想智能雲(xCloud)、通用智能體、行業智能體等解決方案和智能化轉型的全周期服務,目前已經積累了數百個行業客戶的標杆案例。
麵向中小企業,基於大模型技術驅動的一站式AI服務平台,最懂中小企業的“百應智能體”已經開始公測,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AI原生的一站式IT服務。
麵對消費客戶,將通過嵌入了天禧個人智能體的IT服務智能體——想幫幫,基於設備狀態感知和識別用戶意圖,主動為客戶提供更精準的全周期個性化智能服務。
更重要的是,聯想還與眾多生態夥伴一同建設了麵向AI終端的“天禧生態”、麵向AI基礎設施的“萬全生態”和麵向AI解決方案及服務的“擎天生態”。
在天禧生態中,聯想已聯合超過1000家AI算力、AIoT終端、大模型及AS技術、智能體及AI應用等生態夥伴,共同打造終端側開放的AI生態。
在萬全生態中,聯想已經與基礎設施芯片、硬件方案和智算平台技術服務等超過30家生態夥伴攜手,一起打造異構智算的產業生態。
在擎天生態中,與聯想共同打造智能體解決方案產業生態的擎天技術夥伴、全周期服務夥伴、行業ISV及SaaS夥伴,也已超過200家。
過去一年來,從“全棧AI”戰略的拓展深入,到智能設備、智能基礎設備與智慧解決方案的新品發布,聯想一直以每季度1~2個重要進程的驚人速度,持續落地推進。
比如,4月重磅發布“聯想小天”個人智能體,具備五大特性、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個性化電腦(AI PC)旗艦新品AI元啟版,聯想萬全異構智算平台,以及新的合作夥伴戰略和行業智能體解決方案等“全棧AI”產品、方案和服務。
比如,6月發布了麵向AI時代布局的“一體多端”戰略、天禧智能體係統的全新能力、“超級互聯”應用模塊,以及眾多AI終端新品。
比如,8月發布了首款搭載AMD最新處理器的聯想問天WR5225 G3高性能機架式服務器。
比如,11月正式發布了業內首款麵向中小企業的IT服務智能體——聯想百應智能體。
這些密集的動作背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從智能化轉型的七年星夜兼程,到近一年來的“Smarter AI for All”,聯想已經不斷加速新時代的AI轉型。
’
備戰新十年:
與時代同行,與AI同行,與中國同行
12月30日的跨年演講裏,吳曉波送給中國企業家們8個字:“相信國運,了解周期。”

回顧過往40年,從誕生於,到勝出於民族工業保衛戰,從走出國門收購IBM,到登頂全球第一,從不斷引領產業“代際升級”,到如今率先引領“全棧AI”,聯想一路行來,已經成長為一家一家擁有超過7萬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180多個市場,年營收超過4000億人民幣的全球科技創新龍頭。
這些成就與榮耀的背後原因,都不僅在於它自身的創新精神,也同樣在於,聯想始終與時代同行,與中國同行,與億萬中國用戶同行。
如今,麵向2025,麵向下一個屬於AI的新十年,聯想也已經做好準備。
站在新周期的起點,AI作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不僅是企業成敗之所係,更已成為產業起落之所係,國運興衰之所係。
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列為2025年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而聯想的“全棧AI”戰略,也不僅僅將為聯想打開新的藍海,引領產業變革,幫助千行萬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更將為千家萬戶開啟更美好的未來生活,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國,擔起更重要的曆史責任。
在聯想AI的加持下,“燈塔工廠”聯寶科技每天能交付8000筆以上的訂單,其中80%以上的訂單是小於5台的個性化訂單,訂單的排產複雜度甚至超過了國際象棋。
基於聯想聯想Lenovo x Cloud聯想混合雲支持,吉利汽車打造了國內汽車行業一次性建設的最大仿真科學計算集群,能助力每個車型研發項目完成12000+次/輛的虛擬安全碰撞。
依托聯想ThinkSystem服務器、存儲解決方案,紫金雲打造的西北最大AI算力服務中心實現了每秒3900萬億次的強大GPU算力,有力支撐了“東數西算”。
……
放眼神州大地,聯想AI已如春雨潤地,依托業內最全麵的人工智能產品組合和強大、靈活、負責任的設備和解決方案,助力中國智能化加速轉型。
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
迎著2025年的第一抹朝霞,中國AI的未來草長鶯飛,山花在前,聯想也已經充滿自信地站在了新的起跑線的第一排,“全棧AI”的陣列已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