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莊周曉夢迷蝴蝶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莊周曉夢迷蝴蝶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莊生曉夢迷蝴蝶什麽意思?
1、李商隱的《錦瑟》一詩中有這麽一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正提到了莊周夢蝶的典故。莊周夢蝶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聽過吧。《莊子ⷩ騫》載: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也,此之為物化。
莊周夢蝶2006-11-1112:33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莊子的“蝴蝶夢”中有著充滿魅力的變形美,表達了人類思想史上異化最早的夢想,蝴蝶象征著人性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本質。夢之蝶使莊子擺脫了塵世的逼壓和囚禁,飄飄乎遺世而獨立,逍遙於自由的伊甸園。化蝶又恍如登山,是人性的回歸,是古往今來普天下芸芸眾生熱切的夢想。
長久以來,“莊周夢蝶”這個典故許多書中都有記載,可我認為馮夢龍所著《警世通言》中“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的那一段尤為精彩,書中本來著重是寫莊子在自己的妻子死後,不但不傷心落淚,卻還得意坐在地上“鼓盆而歌”的事實,後來還由此引出莊子一段精彩玄妙的生死談,大意是說:“人生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的過程,就好比春夏秋冬,四時往複一樣,此刻,妻子已經回歸自然,正沉睡在天地的懷抱中,而我在一旁哇哇大哭,不但不明智也毫無必要,所以便為她鼓盆而歌。”
莊子這一席妙談當然大有來頭,而“鼓盆而歌”也是“莊周夢蝶”後來發生之事。當初莊子在師從老子時,就已經是有名的高賢。老子是道教之祖,姓李名耳,字伯陽。因伯陽生來就是白發,所以稱作老子。
莊子當時喜歡白天睡覺,經常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在園林花草之中飛舞,醒來時,就感覺自己的兩隻胳膊好象翅膀一樣可以飛動,覺得奇怪,一天就在老子講《易》的閑暇時間,把此夢告訴了老子,老子是大聖人,知道人的前生後世,指出莊子的前生就是一隻白蝴蝶。從此,莊子曠達人生,大智徹悟,把一切世事看作行雲流水。
其實從理性的角度講,這當然是不大現實的,可是當初莊子僵臥草席,夢見自己化為蝴蝶,竟爾對夢與覺的界限提出怪異的疑問:“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的時候,就深深道出了莊子博大精深的人生觀。由於他師承老子,道心堅固,所以在認知上和佛門涅盤學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認為,萬事萬物平等齊同,而認知上的是或非、然或否都是相對的,是人的私心成見所致,夢就是醒,醒就是夢,萬物始於一,複歸於一。所以莊與蝶、夢與覺相互轉化,彼此滲透,最後成為渾然一體,莊子是借莊、蝶交會貫通;物、我消解融合的美感經驗,讓人們去領略“物化”的佳境。
莊子雖然自己夢見蝴蝶,但他卻堅持“古之真人,其寢不夢”的說法,這樣的真人大概世上是絕無僅有的。後世中人們也經常說夢,可大多是借夢抒發自己的心誌或願望,象唐人小說中,沈既濟的《枕中記》,李佐的《南柯太守夢》都是寫人生無常,飄忽不定的感受,給人一種灰色悲涼之感。
後來我在讀洪丕謨先生所著《中國佛門的大智慧》時更是體會頗深,書中對夢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描述,他說在禪師語錄中就有一段妙論:“昨日夢說禪,今日禪說夢。夢時夢如今說底,說時說昨日夢底。昨日合眼夢,今日開眼夢。諸人總在夢中聽,雲門複說夢中夢。”
後來語錄中的另一段更說的淋漓盡致:“三世諸佛說夢,六代祖師說夢,天下老和尚說夢,即今妙喜與如是老人又在夢中說夢。忽然有個沒量大漢從夢裏覺來,方信三世諸佛所說不是夢,六代祖師所說者不是夢,天下老和尚所說者不是夢。何以故,夢與覺一,語與默一,說與無說一。”
當然佛門說夢的意思是說世事虛幻,浮生若夢。教人臨事臨物,不要起貪戀之欲和驚恐之心,從而可以在夢境中自我解脫。
奧地利精神分析家弗羅伊德在1900年發表的《夢的解釋》中則似夢為人的潛意識中或者是一種被壓抑的欲望的折射,其學說中有一種基督教文化的“原罪”感,他對夢的剖析,讓人感到沉滯而沒有生氣。然而在莊子的蝴蝶夢中,卻充滿著歡快,憧憬著光明,人生宛如蝴蝶翩翩起舞爛漫在芳菲叢中,現實的“我”是異化的、褊狹的、扭曲的假我,夢境中化蝶的“我”才是絕對的、開放的、自由的真我。所以說莊子的“蝴蝶夢”是如歌的行板,浪漫的夜曲,華彩的樂段,貝多芬式的“歡樂頌”。
蒲鬆齡《聊齋誌異》中的人、狐、鬼之間的幻化,卡夫卡《變形記》中人變為大甲蟲的荒誕,也是文學中“異化變形”的典型,雖然蒲翁的很多作品中最後的結局也充滿著歡欣,但他的作品中有時在“異化”時流露出給人一種震懾、恐懼之感,例如最具特色的《畫皮》。而莊子的“蝴蝶夢”中卻有著充滿魅力的變形美,表達了人類思想史上異化最早的夢想,蝴蝶象征著人性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本質。莊子的時代,罪惡之花、苦難之果遍布人間,財富、權勢、野心、貪欲,已成為擋不住的誘惑,恰似打開的潘多拉魔匣,侵蝕著人類嬴弱的身心。而夢之蝶則擺脫了塵世的逼壓和囚禁,飄飄乎遺世而獨立,逍遙於自由的伊甸園。化蝶又恍如登山,是人性的回歸,是古往今來普天下芸芸眾生熱切的夢想。所以人說莊子的思想頹廢而沒落,實在是一種誤解。迷人的“蝴蝶夢”不正是四射著樂觀而美麗的光環嗎?
所以相比之下,拋開前世後世的因果關係,拋開一些頹廢的“人生如夢”的哀歎,我最喜歡的還是莊子的“蝴蝶夢”,因為它給人一種不怕困難的樂觀的人生觀,不管人生遇到什麽樣的坎坷和挫折,不管生活經曆什麽樣的災難和凶險,我們也許會象莊子“鼓盆而歌”那樣,做一個美麗的“蝴蝶夢”,化成美麗的蝴蝶徜徉在姹紫嫣紅的花草叢中。
“莊生曉夢迷蝴蝶”是什麽意思?還有出自這個的典故?
“莊生曉夢迷蝴蝶”的意思是: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精美的瑟為什麽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於杜鵑。明月滄海鮫人流下了滴滴眼淚,藍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此時此景為什麽要現在才追憶,隻因為當時心中隻是一片茫然。
出處:《錦瑟》——唐ⷦ商隱
此詩約作於作者晚年,對《錦瑟》一詩的創作意旨曆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待兒之筆。《史記ⷥ檦𘣀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為二十五弦。
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一說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斷成兩半,即為五十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錦瑟
莊生曉夢迷蝴蝶的曉夢是什麽意思
莊生曉夢迷蝴蝶的曉夢是“睡夢中的”意思;該句話的意思是: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該句話出自於李商隱的《錦瑟》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堪稱最享盛名。詩題“錦瑟”,但並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
莊生曉夢迷蝴蝶"迷"什麽意思?莊生曉夢迷蝴蝶"迷"什麽意思?
一、迷惑
莊周一開始被弄迷糊了,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正如《說文解字》中的本義:迷者,惑也!
二、迷戀
莊周對這個夢境,從開始的迷惑,慢慢進入一種迷戀狀態,意亂情迷,覺得自己變成蝴蝶多麽的愜意啊!
三、迷失
莊周有時還深深迷失在這個夢境裏,多麽希望從喧囂的紅塵從此走向他的逍遙之境,不願意回到現實當中——這是他渴望的境界,他渴望的選擇。
誰知道和蝶夢莊周未可知意義相近的話
浮生若夢。
莊生夢蝶 為什麽莊子夢見的是蝴蝶而不是其他的動物..幫幫我...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